葫芦文化
时间:2019-09-11 点击量:111
葫芦既然是我们人喜欢东西,那么在进行神话创作的时候,就会自然而然的把葫芦按在神仙的故事里,慢慢的就赋予了葫芦神话色彩。
很多的神话故事广为流传,又进一步深化了原来无法解释的民俗,比方我们今天讲一个端午节的故事:
话说,八仙之中的吕洞宾化作卖油郎到一个山村卖油,卖油呢,他这个老板挺懒,就把油价一标,谁来了就让人自己打油自己付钱,他也不管不看多没多少没少。这一来二去的你想想,好多人开始油多取钱少付。
这里边呢有一个小孩,他也跟别人学呗,谁不想占便宜呢。赶到这个小孩儿一到家,跟他妈就一五一十说了,说有个傻子卖油怎么样怎么样……说的眉飞色舞。
这个母亲是个正派的人,就把儿子教训了一顿,责令儿子立即把多打的油给人家退回去,而且要给卖油郎赔礼道歉。
吕洞宾很感动,就告诉这个小孩儿,说五月初一将有大祸降到人间,你呀在门口挂一个葫芦就可太平无事,躲过灾难。
这位心地善良的母亲呢急忙把这一消息转告邻里,但是你想想,大伙儿都拿卖油的当二傻子,有多少能信的呢?。没想到啊没过几天儿,一场特大山洪卷走了没有挂葫芦的人家,而挂葫芦人家则是安然无恙。从此留下了端午节前几天挂葫芦的习俗。
八仙吕洞宾
当然了也有民间传俗,说的是在某一年的五月初一,药王爷下凡,见到人间毒虫横行,瘟病四起,他就把自己装神药的葫芦挂在一家门口,灭虫降瘟,普救众生,留下了这一习俗。
当然这是神话传说,但是那么久而久之,葫芦在中国传统文化和习俗里拥有了很多的含义:
在古人看来,葫芦嘴小肚大的外形,可以很好的吸收住宅之内的上佳气场,而对于不好的气场则可以进行有效的抑制、阻遏,从而营造一个适宜的家居环境。因此,古时候的豪门大族多在家中供养几枚天然葫芦,置于中堂之上,认为有化煞收邪、趋吉避凶之妙用。
古代吉祥图案中有不少关于葫芦的题材,如“子孙万代”、“万代盘长”等。有些民家在屋梁下,悬挂着葫芦,其称之为“顶梁”,据说有此措施后,居家比较平安顺利;较讲究的民众,则用红绳线串绑五个葫芦,称为“五福临门”。
在台湾的乡间,流传一句谚语:“厝内一粒瓠,家风才会富”,意思是说,在家里摆放一个葫芦,才会发财、富有。床头放葫芦促进夫妻感情。
人们喜爱葫芦,因为它爱生长,能蔓延,多果实,这一特色,恰恰与人类的原始母性崇拜和希望子孙繁衍的愿望相结合。借物抒情,于是产生了人们对葫芦的钟爱和崇拜。
葫芦就成了人们心目中值得信赖的,增寿、降瑞、除邪、保福、佑子孙的吉祥物。